主页 > 十二星座 >

古老的山西传统民俗

编辑:十二星座性格 2025-01-15 13:19 浏览: 来源:www.dknjh.com

每年农历正月十五,神州大地上的山西各地都会举办盛大的灯节活动,其中最富传统意趣的莫过于“九曲黄河灯会”。这一历史悠久、气势磅礴的民俗活动,仿佛将整个山西都笼罩在一片流光溢彩之中。

农历正月十五前后,山西各地的灯节如诗如画。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转“九曲黄河灯会”。在晋北平鲁县西南一带的村庄,转九曲的活动尤为盛行。会期长达五天,少则三天,期间白天唱戏,夜晚则举行转九曲活动,亲朋好友们携男带女,共赴这场盛大的灯会。

九曲黄河灯会,俗称灯场子,是山西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的代表。这一活动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四年(公元1371年),当时山西移民将灯场子带入密云县东田各庄村,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。灯会的阵式按照周易九宫八卦的方位,以富贵不断头的传统图案九曲而成。人们从入口进入,通过连环阵,再从出口返回,寓意着一年顺顺当当、平平安安。

所谓的“九曲”,是用木杆或玉米杆扎成的道路,弯弯曲曲,有出口有进口。游一次行程约一公里,木杆上的灯数一般为365盏(闰年另加30盏),一盏灯代表一天,象征着一年365天。灯场中心有一根高达七至十米的“老杆”,上面挂有大灯笼,并置有烟火。夜晚时分,火光冲天,为灯场增添了无数的色彩和生机。

关于九曲黄河灯会的来历,山西各地有着多种传说。有的认为它最早起源于祭把道家鼻祖老子,有的则认为它起源于古代战争中的迷魂阵图形。还有传说指出九曲黄河灯会自唐代就已兴起,当时人们为求龙神保护,免受自然灾害的危害,于是兴起点灯、供奉龙神,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娱乐性的活动。

这些传说正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、民众心理的积淀,它们共同赋予这一悠久的汉族民俗活动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,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高超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在辛勤劳作一年之后,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这里,共度良宵佳节,祈祷人寿年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