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仑山,作为中国的地理起源,自古以来便承载着丰富的神话与传说。这座雄伟的山脉分为八支干龙,其中三支在中国大地上蜿蜒伸展,它们以大河大江为界,被称之为中龙、南龙和北龙。昆仑山因此被尊为祖地、祖庭,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无与伦比,堪称龙气的始发之地。
面龙从雪山的青海一带沿山南下,高大的山体如巨龙奔行,经过著名的横断山脉,于川、云、贵等地分支,再沿丽江南行至广西、湖南、广东回旋。其中,广西的支龙更是远行到等东南亚国家,福建的分支穿越海洋抵达台湾,而广东的支龙则穿越江西,抵达浙江的太湖,再至南京和上海出海口。
在风水学中,行龙遇风气散、界水而止。遇风气散指的是行龙最怕遇到风煞,尤其是吹风煞和寒风煞,这是风水学的大忌。而界水而止则是指行龙在遇到水流湾环的地方,龙气盘旋,形成聚气之地。在中国地理学中,龙气的设定与地形、水流密切相关。
南龙从青藏高原经横断山脉顺江而行,其行进过程中少有停留。青藏高原地区因龙气下行不停而一直较为贫穷。而后经过云贵和广西等地,虽然地理环境不错,但环境相对秀气,不够雄壮,因此难以出现高级人物。
在广东地区,由于三江会集,水龙齐会,财气汇聚,经济一直较为发达。浙江等地也属于南龙环境,直至南方的特大城市上海,都深受南龙影响。南方多水少山,景色秀美,这也成就了南方经济的发达和文人墨客的众多。
尽管南龙之地在历史上未曾出现真正的帝王,但其出现的历史人物如吴三桂、洪秀全、孙中山、蒋介石等,都是一时显赫。水为财气,山为贵气,这是中国地理上的重要标志。南方虽然多水,但山脉不够绵长,贵气难以持久。从地图上看,昆仑山下来的粗龙经过横断山脉到丽江源头,属于祖龙,祖龙山体干粗,缺乏活力。而南方的许多地方,尤其是福建、湖南、浙江、江苏等地,青山翠绿,充满活力,是地理学中龙气十足的地方。
昆仑山及其延伸的干龙对中国的地理、文化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它们不仅是中国地理的起源,也是文化、经济的脉络。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,干龙的影响也不尽相同,造就了各地的独特风貌和发展格局。